近年來,隨著科研工作的進度日益加快,實驗室基礎工作量不斷加大,這就使得以往人工的工作不得不用機器來替代,以樣品研磨來說,傳統(tǒng)的方式是通過研缽來處理。無論是哪種類型的實驗室,研缽都是常見的工具。在處理少量樣品和一些粗放條件的樣品時,研缽可以滿足基本要求,但目前很多實驗室的樣品量都在日益增大,而且樣品相互之間的獨立性也要求更高,用研缽去處理時,一是工作量十分巨大,再者很難保證樣品之間沒有交叉污染,使得工作效率和效果都不理想。實驗室研磨儀出現很好的解決了這一矛盾。
最初的研磨儀是工業(yè)化的產物,都是大型機械。實驗室研磨儀問世最多不過十幾年的時間,而進入國內實驗室的時間就更短了,真正開始普及的時間也就是近三年的時間,雖然時間短,但目前已經有很多類型、多種型號的實驗室研磨儀出現,并且不斷還有新的產品涌現。
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切割式研磨儀的研磨效果:
切割式研磨儀在旋轉的研缽與研杵之間不斷的進行擠壓,摩擦,根據不同的樣品調節(jié)研杵的位置、壓力,樣品在鏟料頭的作用下被反復不斷的擠壓、摩擦、混合,實現了樣品的均質化、混合化。切割式研磨儀對于軟性的、中硬性的、韌性的以及纖維質的樣品材料進行粉碎和均相化處理。通過刻度尺進行設置,在繞轉盤軸公轉的同時又繞自身軸反向作自轉運動,罐中樣品在高速運動中相互碰撞,摩擦,達到粉碎、研磨、混和與分散樣品的目的。當轉盤轉動時,球磨罐繞太陽輪軸轉動,作行星式運動。因為幾何學和傳動比率的設計,切割式研磨儀就能夠按照適宜的軌跡進行運動。沿著研磨罐內壁進行運動,直到某種特殊條件下,突然脫離這種運動狀態(tài)。穿過研磨球,樣品和研磨球沖到反方向的罐壁上。沖擊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是普通球磨機的好幾倍,結果產生了較好的研磨效果和極短的研磨時間。 兩者之間的沖擊產生切割粉碎的效果,并且在轉刀與圈篩之間進行二次的剪切和摩擦,樣品尺寸小于圈篩孔徑,最后進入圈形的收集盤內。噪音低,運行可靠,清潔方便,防回濺進料口,安全開關和機械鎖,雙重保護實驗人員安全,多種材質和規(guī)格的配件可選,保證應用多樣化,切割式研磨儀可配自動加樣儀和旋風分離器,可進行大量樣品制備,在慣性力的作用下對物料形成了很大的高頻沖擊力、磨擦力、對物料進行快速細磨,混合與分散樣品。